调研公司据此得出结论:售卖此款饮料几近玩命之举。
然而,马特希茨却一意孤行,执拗地坚守自己的想法,甚至不惜以身犯险。
彼时,果味饮料于市场上风靡一时。
然而,他却认为奥地利红牛作为全新的能量饮料品类,其口味必定要独特非凡。
恰是这种看似癫狂的念头,造就了红牛别具一格的产品调性。
事实表明,这一冒险之举成效斐然,红牛味已然成为能量饮料的经典代表口味。
马特希茨的商业“极限运动”才刚开始,他要做的第二件大事,是将奥地利红牛打造成高端产品。
怎么做呢?玩理念!
彼时,350毫升的可乐售价一美元。奥地利红牛一经推出,价格逾可乐两倍之多,但其容量仅有250毫升。
对于德语区消费者来说,高价的奥地利红牛被质疑是智商税。
老马却凭借营销经验打出“Red Bull Gives You Wings(红牛给你翅膀)”的广告语,以高端理念吸引追求新事物且愿意消费的大学生群体。
他雇红牛外观的MINI小轿车在校园穿梭,安排随行人员派发免费红牛,迅速在年轻人中打响名号。
同时,把酒吧与夜店当作第二战场,与老板携手推出红牛鸡尾酒。此酒适宜调酒,且能让客人精神焕发,进而推动酒水消费。
奥地利红牛上架首年,销量便超百万罐。自此之后,其销量一路狂飙,呈现出飞速增长之势。
热衷极限运动的老马发现多数运动员靠“用爱发电”,甚至需打工补贴爱好,有钱的他决定赞助极限运动员,开启新玩法。
在极限运动圈,红牛热迅速兴起。
获资金支持的运动员有了更专业设备和训练,能挑战更极限项目,奥地利红牛自此与极限运动发展紧密相连。
除赞助全球极限赛事,奥地利红牛还开发了如飞车大赛、飞行日等特色节目,吸引众多参与者。
借此契机,2007年奥地利红牛Media House成立,如今已发展壮大。
旗下涵盖电视台、制作公司、出版社等众多媒体机构,每年制作电影、纪录片、综艺,堪称极限运动界的网飞 ,拥有海量极限运动赛事独家媒体资源,许多官方新闻都需向其获取照片授权,每年还参与超1250场赛事活动。
曾有人问创始人老马,奥地利红牛是饮料品牌还是内容制造商,老马表示二者并非非此即彼,支持极限赛事运动最终会反哺品牌。
以旗下F1车队为例,每年投入超2亿英镑,然而不但能盈利以补贴其他方面,而且可承接赞助广告,全年持续为品牌提供大量曝光机会。
老马深谙极限运动之道,奥地利红牛旗下的几支足球队持续为品牌贡献话题与热度。
2019年,奥地利红牛冠名赞助的OG战队在国际邀请赛TI9中夺冠,成为Dota 2历史上首个双冠王。
近年来,奥地利红牛在时尚、音乐、街舞等领域影响力渐升,已不单纯是饮料公司,而是集体育、极限运动、时尚、影视、内容、音乐为一体的超级文化品牌。
2012年,红牛敢死队成员鲍姆加特纳搭乘特制氦气球至39000千米高空,身着宇航服一跃而下,约40秒后速度达1357.6公里每小时,成功创造人类凭肉体突破音障的纪录。
该项目筹备超5年,投入300多名专业人员,成本超3000万美金,但对奥地利红牛而言一切都值得。
鲍姆加特纳降落时,全球约800多万人在油管同时观看直播,观看人数超伦敦奥运会开幕式。
很多人觉得这危险又疯狂,可这就是极限运动。
正如登山运动员乔治%ub7马洛里回应攀登珠峰的原因——“因为山就在那里”,人类的好奇心、探索欲与冒险精神是本能,许多重大进步都源于看似疯狂的尝试。
在时代浪潮中,奥地利红牛已深深烙印为极限运动与探险精神的独特文化符号。
它以无畏之姿,将热爱与勇气的火种悉心呵护,让其越燃越旺,持续助力人类突破自我,勇敢奔赴未知前路。
文本来源 @牛顿顿顿 的视频内容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